论著

  • 对比超声评价去甲肾上腺素对肾脏血流灌注的影响

    陈少敏;宾建平;肖文星;杨帆;谢昌联;刘伊丽;

    目的:应用对比超声评价去甲肾上腺素(NE)对肾脏血流灌注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分别在基础状态及0.2、0.6、1.0g·kg-1·min-1的NE作用下,对10只实验犬进行CEU检查。评价肾皮质与肾髓质的平台声强度(A),造影剂再充填速率(β)和A×β。结果:在3种剂量NE作用下,肾皮质的各参数(A值、β值、A×β值和肾皮质/肾髓质比值)较基础状态时均明显减少(P<0.05),剂量越大减少越明显(P<0.05),肾皮质的A值或β值与A×β值呈正相关(r=0.83,0.71);肾髓质的各参数与基础状态时相应的各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NE作用下,肾皮质血流灌注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而肾髓质血流灌注无明显变化。

    2008年03期 No.76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86 ]
  • ~(32)P韧致辐射SPECT断层显像技术的探讨

    徐龙宝;张旭光;吴秀梅;李毅;邓民斌;黄曙新;王坚;

    目的:探讨32P韧致辐射SPECT断层显像技术,定位、定量检测32P。材料和方法:GE公司的Millennium VG可变角度双探头SPECT仪,静态采集,获取32P韧致辐射能峰位置。应用脏器断层显像技术,检测系列比活度的32P韧致辐射,建立横断面平均计数与32P比活度的关系方程。同样方法检测接受32P局部注射内照射治疗的肿瘤患者23例。结果:32P韧致辐射能峰为78.4keV左右;横断面平均计数与32P比活度的关系方程:Y=-0.457+0.311x。Y为32P放射性比活度(MBq/ml),x为平均放射性计数(cts/pix)。23例患者均得到清晰的断层图像,并可以推算初始32P比活度。结论:32P韧致辐射SPECT断层显像技术是可行的。

    2008年03期 No.76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9 ]
  • 超声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部位及其超声特征

    林洁明;苏凤璋;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好发部位及超声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对67例NHL患者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结果:(1)侵犯表浅淋巴结21例(31.4%)、腹部淋巴结18例(26.9%)、表浅及腹部淋巴结同时受侵者10例(14.9%)、腹部淋巴结及肝侵犯9例(13.4%)、单纯侵犯面颊部3例(4.5%)、胸部6例(8.9%)。(2)二维图像示淋巴结形态均趋于圆形或类圆形,结内呈较均匀极低回声或无回声,多个者可相互融合。(3)CDFI表浅淋巴结内血流较丰富(RI≤0.6),腹腔淋巴结内血流较少(RI≤0.6);脏器受侵显示其内无或极少血流信号;表浅淋巴结外受侵灶内血流十分丰富(RI≤0.3)。结论:NHL多发生于表浅/腹腔淋巴结;表浅淋巴结血供较腹腔内淋巴结丰富。

    2008年03期 No.76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2 ]
  • 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于晓玲;梁萍;董宝玮;唐杰;李华;范瑾;李猛;曹晓林;刘方义;冯蕾;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40个胰腺局灶性病变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结果:恶性肿瘤80个病灶,良性病灶60个。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0%、85.0%及85.0%,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62.50%、46.67%及55.71%,超声造影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3.15%,阴性预测值为87.93%。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鉴别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8年03期 No.76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403 ]
  • 超声诊断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

    张丹;李唯;孟焱;翟林;朱波;李杰;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41例呼吸困难的患者,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与吸氧浓度的比值(PaO2/FiO2)分为ALI组(16例)和ARDS组(25例);对照组50例,临床及X线胸片检查正常。用超声按12个肺区扫查肺野。结果:ALI/ARDS患者的胸部超声表现包括彗星尾征、实变及胸腔积液。ALI组,弥漫性彗星尾征或实变范围≤5个肺区者14例(14/16);ARDS组,病变范围≥6个肺区者18例(18/25)。病变范围≥6个肺区,10例生存(10/20);≤5个肺区,19例生存(19/21)。对照组仅在侧胸部最后一个肋间见单发彗星尾征。结论:肺部超声可以观察到ALI/ARDS时肺内病变,并可评估肺损伤的程度及预后。

    2008年03期 No.76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443 ]
  • 原发性肾淋巴瘤的超声诊断

    王旸;李俊来;高永艳;林倩;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肾淋巴瘤的临床和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4例有腰部不适和发热,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6例一侧肾脏上见单发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其内未探及血流信号。患侧肾脏无明显增大,形态规则。5例超声提示肾恶性肿瘤,但未作出肾淋巴瘤的诊断,1例误诊为肾囊肿4例手术。手术病理确诊2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2例。结论:原发性肾淋巴瘤可以肾内局灶性病变为突出表现,其临床及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须综合分析,对疑似病例应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2008年03期 No.76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40 ]
  • 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

    张志辉;朱文辉;张梦玺;杨侃;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斑块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及斑块指数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2例,根据斑块形态分为三组,即Ⅰ型病变(表面光滑)组31例,Ⅱ型病变(表面不规则)组32例和Ⅲ型病变(长段不规则)组19例;另设冠脉造影正常的25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探测双侧颈动脉,观察IMT及有无软、硬斑。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CCA-IMT厚度、软斑PI、硬斑PI、总斑PI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Ⅱ型病变组软斑PI、总斑PI明显高于Ⅰ型、Ⅲ型病变组(P<0.01);而Ⅱ型病变组CCA-IMT、硬斑PI与Ⅰ、Ⅲ型病变组相比无差异(P>0.05);Ⅰ型病变组与Ⅲ型病变组相比各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特别是软斑)与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有一定的相关。

    2008年03期 No.76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95 ]
  • 超声心动图评价、预测二尖瓣修复术疗效

    黄国倩;潘翠珍;舒先红;刘诗珍;董丽莉;陈灏珠;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并预测二尖瓣修复术(mitral valve repair,MVR)疗效。材料和方法:2004-03~2006-06对120例MVR手术的患者行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6.1±5.4个月)。重点比较手术前、后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程度、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并根据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对疗效进行预测。结果:术后MR程度及左房室大小均较术前显著减小。术前LVEF<60%的患者术后LVEF明显改善。MR复发者7例(5.8%),LVDd无明显缩小者13例(10.8%),术后LVEF无明显改善者18例(15%)。术前LVEF<60%、LVDs≥45mm、存在心梗是术后左室功能无改善的危险因素;而存在心梗也是术后LVDd无明显缩小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对二尖瓣关闭不全作出精确诊断,对预测MVR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2008年03期 No.76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1 ]
  • MDCT血管造影评价膈下动脉的临床应用

    刘欣杰;赵建农;郭大静;罗小平;罗银灯;

    目的:利用MDCT血管造影评价膈下动脉,为拟行动脉导管栓塞术的肝癌患者术前提供更多信息。材料和方法:对128例经MDCT增强扫描的肝癌患者,于动脉期行智能跟踪法扫描,记录双侧膈下动脉的起源、大体解剖形态,了解是否参与肿瘤供血。结果:128例可见右膈下动脉起源及大体解剖形态,126例可见左膈下动脉起源,双侧膈下动脉按起源可分为8型,以起源于腹主动脉及腹腔干为主,双侧IPA可共干或分别起源,其中右膈下动脉参与肝癌供血5例。结论:MD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膈下动脉的起源、解剖形态,为肝癌患者动脉导管栓塞术前提供更多信息。

    2008年03期 No.76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30 ]
  • OSAHS患者清醒及诱导睡眠状态下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及临床价值

    岑人丽;陈苓;曾庆思;李新春;梁健新;

    目的:探讨OSAHS患者清醒及诱导睡眠状态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评价其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OSAHS患者鼻咽顶部至舌骨下缘之间的上气道,进行清醒和诱导睡眠状态螺旋CT扫描,层厚2mm,螺距5.5。扫描完后应用图像工作站进行MPR三维重建,测量分析清醒和睡眠呼吸暂停时上气道最狭窄处截面积的动态改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评价其术后疗效。结果:CT扫描显示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时上气道最狭窄处截面积比清醒时明显变小或完全阻塞。其中上气道最狭窄处完全阻塞20例,多部位狭窄20例。手术后住院期间打鼾消失4例;打鼾减轻35例;无明显变化4例。结论:诱导睡眠期CT扫描方法简便易行,能直观地反映上呼吸道的梗阻部位;对治疗计划制定和手术定位是有指导作用。

    2008年03期 No.76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41 ]
  • 多层螺旋CT直、结肠充气成像及多种重建技术直、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许彪;陈刚;刘剔生;韦璐;阮天羽;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直、结肠充气成像及多种重建技术对直、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6例临床可疑直、结肠癌患者经肛管注入气体1000~1500ml后,行全腹快速容积扫描。扫描条件:电压120kV,电流100mA,螺距1.5,准直器宽度0.75mm,层厚1mm,横轴位数据传送至同机Volume Wizard工作站分别行MPR、SSD、Ray-sum、MIP及CTVE成像。结果:手术病理证实直、结肠癌192例,MSCT诊断189例,MSCT对直、结肠癌诊断的敏感度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4%、92.8%及98.1%,对肿瘤的大体分型符合率为98.4%,MSCT定性诊断结、直肠癌的能力高于与超声、肠镜、癌胚抗原测定三种检查方法。结论:多层螺旋CT直、结肠充气成像及多种重建技术对直、结肠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外科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2008年03期 No.76 19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426 ]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FDG-PET显像

    王瑞民;郭喆;姚树林;汪涛;田嘉禾;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FDG-PET显像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FDG-PET显像结果,其中4例患者并进行11C-胆碱显像。测量病变部位的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及平均值SUVmean),并测量病变的最大直径。结果:54例患者检出60个病灶,55个病灶可见高于肺本底的局灶性放射性摄取,SUVmax3.12±2.34,SUVmean2.20±1.95。5个病灶未见明确放射性摄取增高。SUV值与病灶直径呈正相关(r=0.7867)。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FDG摄取程度较低,易出现误诊、漏诊,应紧密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诊断确诊率。

    2008年03期 No.76 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55 ]
  • 骨梗死的X线、CT和MRI诊断

    周山;张小安;张振勇;黄文亮;王斌;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对10例累及28处骨骼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将骨梗死分为早、中、晚期,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早、中期X线、CT表现为阴性和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晚期X线及CT呈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早、中期骨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优于X线平片和CT;在晚期,X线平片和CT、MRI均有特征性表现,三者相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2008年03期 No.76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29 ]
  • 颅内深静脉MRV成像研究

    韩博;杨广夫;何滨;姚晓群;刘建军;闫新成;李金柱;刘晖;杨小军;富宪民;张文奎;张保其;

    目的:探讨正常人颅内深静脉的MRV的表现。材料和方法:对120例正常人进行T1WI、T2WI、T2WI-FLAIR、DWI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疾病后用3D-PC法进行颅内深静脉MRV成像。结果:大脑大静脉(VOG)、大脑内静脉(ICV)、基底静脉(BVR)、丘纹静脉(TSV)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85%、97.5%。VOG按照构成情况分为5型:Ⅰ型,由左右ICV和左右BVR构成(83例);Ⅱ型,由左右ICV和单支BVR构成(19例);Ⅲ型,由左右ICV构成(10例);Ⅳ型,由单支ICV和左右BVR构成(6例);Ⅴ型,由单支ICV和单支BVR构成(2例)。大脑深静脉的引流:BVR引流至VOG106例,引流至ICV4例;ICV120例均引流至VOG;VOG120例均引流至直窦;直窦引流至窦汇65例,引流至右侧横窦39例,引流至左侧横窦16例。结论:MRV是显示颅内深静脉解剖形态的有效无创检查方法。

    2008年03期 No.76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30 ]
  • 眼底血管造影数字图像处理及控制失真的研究

    孔令占;王志军;杨炳建;谭珂;郑一琼;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Angiography,FA)数字图像处理及控制失真技术。材料和方法:对20例糖尿病FA数字图像进行参数调整及控制失真实验。结果:使用锐化、色阶、曲线、切片和边界提取等工具对FA图像适度调整,图像可视性增强;仿制图章、修补、斜切、扭曲、变形、透视六种工具易导致图像失真,出现伪影。结论: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数字图像处理时,正确选择图像处理工具,可提高读图准确率;应当慎用或禁用易导致图像失真的图像处理工具,以确保眼底血管造影数字图像真实还原。

    2008年03期 No.76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6 ]
  • 超声监测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意义

    苏光明;吴勇军;黄金山;韩金安;董晓明;王玮;祝莉;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对31例肾结石患者的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超声监测,分析和总结不同时期的声像图表现及其监测价值。结果:超声实时全程监测26例,5例改开放取石术。全程监测者术前声像图能清晰显示肾结石的位置,大小,肾积水的范围;术中声像图能显示穿刺和碎石过程中穿刺针针尖和气压弹道碎石机撞针前端强回声位置的改变以及肾、肾周回声的相关变化,即时引导穿刺和碎石;术后声像图能显示术后肾脏,肾周回声情况以及肾内有无结石残留。结论:超声能实时引导穿刺针的进入,提示气压弹道碎石机撞针前端位置及肾脏和肾周情况,观察术后有无结石残留,为临床降低手术风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帮助。

    2008年03期 No.76 208-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98 ]
  •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定量评价卵巢癌化疗对肾功能的早期损伤

    文哲;童冠圣;刘璐;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定量评价上皮性卵巢癌化疗后肾功能早期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上皮性卵巢癌满意减灭术后,PT方案首次化疗前后分别行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b)、半排时间(C1/2),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尿β2-微球蛋白(β2-M)、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8例患者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下降(P<0.01),肾动态显像主要特点表现为双肾血流灌注峰值下降,tb及C1/2延长(P<0.05);MA明显上升(P<0.01),而BUN、SCr、β2-M等指标变化均不明显。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可敏感地监测上皮性卵巢癌化疗后肾功能早期损伤。

    2008年03期 No.76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52 ]
  • 16层螺旋CT全脑动脉成像技术初探

    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林钊;江飞;郑义浩;王弘岩;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全脑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94例均用Toshiba16层Aquilion螺旋CT扫描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于18~19s行动脉期扫描,造影剂总量80~90ml,注射速度3.5ml/s或4ml/s。多种重建方法显示脑动脉。结果:94例中,47例(50.0%)达到全脑纯动脉期的显示;27例(28.7%)于扫描起始部未见静脉显影,但于颅中部即可见显影的静脉和回流的静脉窦显示(即半脑动脉期);11例(11.7%)于扫描起始位置即已出现颈内静脉显示;6例(6.4%)虽可见脑动脉显示但密度太淡,难以重建成有效的三维脑动脉影像;3例(3.2%)完全未见血管增强。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在部分病例中完成全脑纯动脉期成像,其成功率为50.0%。

    2008年03期 No.76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14 ]

病例报告

短篇论著

  • 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诊断

    沈友洪;任永富;唐丽娜;闫若元;尚志红;陈静;陈轶洁;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0例甲状腺癌(71个结节)和6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5个结节)的超声表现。结果:甲状腺癌诊断明确34例,疑似19例,误诊4例,漏诊3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49例,其中明确诊断38例,疑似8例,漏诊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明确58例,疑似7例,误诊4例。分析资料完整的57个甲状腺癌结节和69个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的超声表现,癌结节边界不清46个,实性低回声47个,钙化46个,血流分布Ⅲ、Ⅱ型39个;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边界清59个,混合性52个,无钙化58个,血流分布Ⅰ型41个;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边界、回声、钙化、血流分布方面明显差异(P<0.002)。结论:甲状腺结节微小钙化和实性低回声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重要意义。

    2008年03期 No.76 21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417 ]
  •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价值

    王琼;李园;易珊林;曹庆艳;余晴;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的超声图像,并与CT进行对比。结果:超声诊断胆管囊扩张症12例,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Caroli病)2例,复合型3例,漏误诊1例。结论:超声可以很好地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的形态、部位以及周围组织结构,且有操作简便、可重复等优点,对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有应用价值。

    2008年03期 No.76 220-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88 ]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

    李军;牛凤霞;王淑霞;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早期宫颈癌,19例宫颈癌前病变,15例宫颈肌瘤,30例宫颈炎症和30例正常宫颈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检查。结果:对早期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敏感性分别为66.7%和47.4%,特异性88.9%和80.4%,漏诊率33.3%和52.6%;阴道镜确诊敏感性91.7%和100%,特异度性97.7%和97.8%,漏诊率8.3%和0.6%。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敏感性95.8%,特异性81.3%,漏诊率4.2%;诊断宫颈癌前期病变分别为100%、72.5%、和0。结论:对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行经阴道超声联合阴道镜检查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减少漏诊率。

    2008年03期 No.76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407 ]
  •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诊断

    王宏伟;王书轩;丁长伟;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EBTB的CT表现。结果:长段支气管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31例,其中狭窄段管壁光滑14例、不规则狭窄17例,。28例可见肺内播散病灶,狭窄、阻塞支气管远端出现肺叶或肺段不张16例,实变5例。21例可见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CT检查在EBTB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08年03期 No.76 224-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28 ]
  •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钡餐和CT诊断

    高伟民;胡连源;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钡餐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钡餐和CT表现。结果:2例肿瘤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其中位于外侧壁1例,位于内侧壁1例。1例肿块直径2.6cm,呈半球形,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1例肿块直径6.2cm,呈多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内有坏死,术后病理证实为低度恶性。结论:CT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可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但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2008年03期 No.76 225-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94 ]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疗效观察

    谢晴;周琦;雷小莹;安芳;吴静;刘惠喜;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及观察疗效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55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超声表现(子宫大小、血窦大小和血窦阻力指数)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结果。结果:良性病变139例(部分葡萄胎及胎盘部分变性33例,葡萄胎106例),恶性滋养细胞疾病216例(侵蚀性葡萄胎184例,绒毛膜癌32例),经刮宫、化疗等治疗后,肌壁血流、β-hCG恢复正常。其中59例(绒毛膜癌28例、侵蚀性葡萄胎31例)随访2年,62例(绒毛膜癌2例、侵蚀性葡萄胎46例、葡萄胎10例、2例侵蚀性葡萄胎转京治疗,2例绒毛膜癌死亡)随访1年,130例(侵蚀性葡萄胎82例、葡萄胎43例、部分葡萄胎5例)随访半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检测可准确诊断恶性滋养细胞疾病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2008年03期 No.76 227-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410 ]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陈建敏;金中高;田萍;祝跃明;姚振威;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9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前2/3、孟氏孔区,呈不规则形,分叶,向两侧不对称生长,边界清晰,无或轻度瘤周水肿。CT呈等或稍高密度,其中囊变4例及钙化3例,无出血;T1WI示肿瘤呈等、稍低信号6例,其间杂以更低信号或高信号区;T2WI呈高信号6例,其间杂以低信号、等信号或更高信号区,囊变5例、钙化3例、出血2例;CT和MRI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增强,囊变和钙化区无增强。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性,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2008年03期 No.76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88 ]
  • 16层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显示肝动脉系的价值

    李占军;韩铭钧;周智洋;章作铨;

    目的:探讨出16层螺旋CT上腹部常规增强扫描对肝动脉系的显示能力,以及MSCTA后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脏16层螺旋CT双期增强的动脉期MSCTA影像(肝细胞癌36例和肝海绵状血管瘤14例),评估其对肝动脉系的显示能力;对比分析MIP、VRT、SSD后处理技术的MSCTA所见。结果:MIP、VRT、SSD均可清楚显示腹腔干及其主要分支(显示率均为100%);VRT、MIP可显示肝固有动脉和肝左、右动脉(显示率100%);肝动脉左、右支及其Ⅱ、Ⅲ级分支以薄层MIP显示最佳(显示率均为100%);薄层MIP可显示血管与病灶的关系(83个病灶,79个显示,显示率95%);VRT在显示血管形态和走行方面优于其他后处理方法,可提示血管与病灶的关系;SSD不作为MSCTA成像的首选方法。结论:16层螺旋CT上腹部常规增强扫描,利用3D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肝固有动脉、肝左、右动脉、及其细小分支,准确评估血管变异及病灶与血管的关系;后处理方法以VRT结合薄层MIP最佳。

    2008年03期 No.76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0 ]
  • 多层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临床价值

    段建国;张继军;邱晓丽;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利用多层面螺旋CT对62例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扫描,并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3D成像及多平面重建。结果:3D成像可清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立体走行方向和骨折移位距离等,多平面重建可显示骨质的内部损失情况。结论:螺旋CT3D成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08年03期 No.76 23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4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