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断学_论著

  • MRI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评价

    高影;程流泉;刘梅;张艳君;王建东;郑一琼;李捷;李席如;

    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评价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ABC)新辅助化疗(NCT)的早期疗效。资料与方法 32例LABC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75mg/m2静脉推注,第1天给药,3周方案)进行NCT治疗。每21d为1个周期,至肿瘤缩小到可手术或保乳手术可行时停止化疗。于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后和手术前行DWI扫描,分析肿瘤体积、ADC值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 20例(62.5%,95%CI45.7%~79.3%)患者行2个周期化疗后出现整体有效(OR),临床完全缓解(cCR)率及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15.6%(5/32)和9.4%(3/32);疾病稳定(cSD)率为34.4%(11/32),疾病进展(cPD)率为3.1%(1/32);第1个NCT后,cCR+部分缓解(cPR)组ADC值显著增加[化疗前ADC值为(0.98±0.16)×10-3mm2/s,化疗后为(1.22±0.26)×10-3mm2/s](P<0.001)。化疗前cCR+cPR组初始ADC值显著低于cSD+cPD组[(1.13±0.06)×10-3mm2/s](P<0.001)。初始ADC值与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呈负相关(r=-0.58,P=0.02);化疗后肿瘤ADC值与肿瘤体积变化呈正相关(r=0.96,P<0.001)。结论乳腺癌病灶初始ADC值及NCT后早期ADC值变化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对NCT敏感性和化疗早期评价乳腺癌敏感性的指标。

    2012年05期 v.20;No.108 32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3 ]
  • MRI辅助腹膜外机器人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镜头孔的定位

    王威;高江平;陈文政;孙圣坤;张旭;

    目的探讨利用MRI测量帮助腹膜外途径机器人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RLRP)中镜头孔定位。资料与方法前列腺腺癌患者12例,拟采用RLRP治疗。术前在T2WI正中矢状面影像上,以手术视野前列腺尖部为圆心,以腹腔镜最长工作距离25cm为半径画圆,以皮肤表面脐下1cm为起点做垂直皮肤的直线,测量其与圆弧交叉点至皮肤的距离D,作为制造气腹时皮肤抬高的高限。结果利用MRI测量获得的D值平均为(7.79±0.86)cm,按照上述测定计划,12例患者在完成耻骨后间隙制备后A点升高均小于预测D值。实际操作12例均取A点(脐下1cm处)作为镜头置孔处,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因穿刺原因而更改术式。结论这是一种简单的利用MRI图像个体化测量方式,确定做好术前腹腔镜开孔位置计划,可以有效地预判脐下1cm处是否可作为镜头孔的适合位置。

    2012年05期 v.20;No.108 325-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铁沉积及其与血清铁蛋白含量的相关性

    陶冉;崔进国;张久权;王健;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定量测量肝硬化患者肝脏相位像值,并分析其与血清铁蛋白含量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32例健康人和42例经临床诊断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行SWI序列扫描,并检测血清铁蛋白浓度。应用SPIN软件测量健康人肝脏SWI相位值(SPU),将均值减2倍标准差作为相位像测量基线,以此基线为阈值将肝硬化患者相位像感兴趣区划分为高、低含铁区,测量高含铁区SPU,采用相关分析评价其与血清铁蛋白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32例健康人相位值为(2003±15)SPU,将1973SPU设为阈值对肝硬化患者SWI相位像感兴趣区内高含铁区进行测量,相位值(弧度)=-(0.273±0.142),血清铁蛋白浓度为(165.5±104.4)ng/ml,SWI相位像值与血清铁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0.712,P<0.001)。结论通过建立肝脏相位像测量基线可以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铁含量。

    2012年05期 v.20;No.108 328-330+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 ]
  • 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分期中的应用

    向永华;王波;金科;杨伟;汪春红;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探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分期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测量18例存在缺血半暗带脑梗死患者的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区及其镜像对侧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按脑梗死前期分期标准对缺血半暗带进行分期。结果 18例缺血半暗带区表现为MTT、TTP延长,CBF降低,CBV轻度升高、正常或轻度降低。与梗死核心区比较,缺血半暗带区CBV、CBF升高,MTT延长,TTP缩短(P<0.05);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F降低,MTT及TTP延长(P<0.05),而CBV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半暗带分期:Ⅰ2期3例,Ⅱ1期9例,Ⅱ2期6例。结论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可明确脑梗死患者的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有无缺血半暗带存在,并可对缺血半暗带进行分期。

    2012年05期 v.20;No.108 33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3 ]
  • 不同剂量对比剂多层螺旋CT正常犬肾动脉成像比较

    李忠南;王志铭;徐娜;钱颖;李小龙;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对比剂在多层螺旋CT(MSCT)犬肾动脉成像上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6只健康家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碘海醇1.62、2.02、2.40ml/kg组。每只犬每一剂量各扫描3次,共计54次,每次扫描间隔时间至少48h。根据轴位及后处理图像,对3种剂量肾实质显影情况、肾动脉清晰程度及肾动脉分支显示情况进行评分,测量肾动脉主干及分支不同部位CT值与腹主动脉信噪比。结果 3种剂量肾实质显影程度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剂量均能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3级分支,显示程度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剂量测得肾动脉主干及分支不同部位CT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剂量腹主动脉信噪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较低剂量对比剂(1.62ml/kg)行MSCT犬肾动脉成像可以获得良好且符合临床诊断的图像。

    2012年05期 v.20;No.108 335-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周围截骨术前的三维CT测量

    张雁伟;程晓光;吴志刚;王予生;及松洁;

    目的使用三维CT测量无晚期骨关节炎的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髋臼,并分析覆盖缺损类型和程度。资料与方法 30例患者共46个髋关节于髋臼周围截骨术前行X线片和三维CT扫描,分别测量外侧中心边缘角、臼顶倾斜角和前方中心边缘角,及三维CT上的髋臼前倾角、髋臼前角、髋臼后角。应用Harris评分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结果三维CT和X线片测得的外侧中心边缘角、臼顶倾斜角和前方中心边缘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髋臼覆盖缺损部位分为外侧缺损(7个髋)、外侧+前方缺损(12个髋)、外侧+后方缺损(9个髋)和完全缺损(18个髋),4组前方中心边缘角、髋臼前倾角、髋臼前角和髋臼后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侧中心边缘角、臼顶倾斜角、髋臼覆盖率及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能更直接显示和精确测量不同类型的髋臼发育不良改变。

    2012年05期 v.20;No.108 339-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 ]
  • 64层螺旋CT对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价值

    谢超贤;李荣富;李谷买;

    目的探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64层螺旋CT及后处理图像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先天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的64层螺旋CT图像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资料,观察异位引流肺静脉的位置、形态、其异位连接(心腔或静脉)以及合并的心脏畸形,并对8例行手术治疗病例的CT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8例,其中心上型5例,心内型3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8例,其中心上型4例,心内型4例。8例手术病例CT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相符。结论 64层螺旋CT在诊断肺静脉异位引流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有效、无创检查方法。

    2012年05期 v.20;No.108 34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 ]
  • C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曲方园;刘洪杰;刘青;韩树高;宋春华;孙浩然;

    目的探讨CT在鉴别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共190个肾上腺结节的CT表现及非载瘤肾上腺体部及侧肢厚度,比较醛固酮腺瘤与肾上腺增生结节的CT征象的发生率。结果醛固酮腺瘤组与肾上腺增生结节组患者性别(P=0.040)、最大径(P=0.000)和边缘环形强化发生率(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年龄(P=0.957)、结节数目(P=0.607)、侧别(P=0.667)、位置(P=0.612)、平扫CT值(P=0.835)以及3min绝对廓清率(P=0.057)、5min绝对廓清率(P=0.679)和7min绝对廓清率(P=0.5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腺瘤与增生结节在CT表现上存在很多重叠,但结节大小和边缘有无环形强化在鉴别腺瘤与增生结节中有重要意义。

    2012年05期 v.20;No.108 347-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 ]
  • 低剂量对比剂在64排CT头颈部血管联合成像中的应用

    杨春燕;侯新川;梅友泉;

    目的评价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联合成像中的动脉分级能力及图像质量效果。资料与方法搜集1183例行64排CT头颈部血管联合成像患者的资料,按对比剂注射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708)和常规剂量组(n=475)。观察容积重建图像上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段、颈内动脉岩骨段至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的显示情况,根据最大密度投影上血管质量评分判定图像质量。结果两组头颈部动脉血管及脑内较大分支在容积重建图像上显示良好,且最大密度投影图像上多数血管显示清晰,边缘光滑锐利。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段血管的显示率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在CT头颈部联合成像上可以很好地显示颅内血管,且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

    2012年05期 v.20;No.108 35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 ]
  • RECIST1.1与WHO、RECIST1.0标准评价周边型肺癌疗效比较

    杨旭;许光;雷振;宋丽萍;张艳;

    目的比较WHO标准、RECIST1.0标准、RECIST1.1标准对周边型肺癌疗效的评价效果及一维测量法与体积测量法、半自动软件测量法与手动测量法结果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采用3种评价标准对62例周边型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估。分别计算出目标病灶的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横径的乘积、最大直径之和,按照病灶缩小百分比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灶稳定和疾病进展。分析RECIST1.1标准下一维测量法与体积测量法结果的相关性和WHO标准、RECIST1.0标准下半自动与手动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WHO标准、RECIST1.0标准及RECIST1.1标准评价结果两两间均呈正相关(r=0.705,0.572,0.607,P<0.05)。RECIST1.1标准下一维与体积测量法结果存在正相关(r=0.839,P<0.05)。半自动与手动测量结果在WHO标准和RECIST1.0标准下呈正相关(r=0.776,0.965,P<0.05)。结论 3种评价标准呈较好的正相关,但RECIST1.1标准较RECIST1.0标准及WHO标准细致全面。一维测量法较体积测量法更好地用于肺癌的疗效评估,半自动软件测量较手动测量更客观,两组测量方法分别具有较好的正相关。

    2012年05期 v.20;No.108 355-358+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8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8 ] |[阅读次数:3 ]
  • 乏脂质肾上腺皮质腺瘤的MR影像表现

    王佳;王海屹;王叶;王鑫坤;郭爱桃;叶慧义;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腺瘤中不含脂质类型的MR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不含脂质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的MR影像表现,总结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不典型MR影像特征。结果 6例皮质腺瘤在MR影像上表现为化学位移成像反相位图像信号未见降低(不含脂质),5例出现囊变坏死,5例动脉期轻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均呈混杂高信号,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0.718×10-3mm2/s。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不典型MR表现主要为体积较大、信号混杂、少血供,有利于与肾上腺其他肿瘤鉴别。ADC值有望进一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

    2012年05期 v.20;No.108 359-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多系统萎缩弥散张量成像的基于体素分析

    侯波;有慧;王含;赵彦萍;崔丽英;冯逢;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对震颤麻痹型多系统萎缩(MSA-P)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进行研究,探索其脑内微结构改变。资料与方法入组24例MSA-P患者(病例组)及2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全脑结构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比较两组各向异性分数(FA)图和平均扩散率(MD)图,得出反映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的统计参数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FA值减低累及双侧脑干、小脑半球、岛叶、顶叶、额叶、颞叶及枕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中白质受累较灰质显著;MD值在双侧脑干、小脑半球、基底节、岛叶、额叶、颞叶及枕叶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DTI技术可以敏感地通过显示MSA-P患者脑内微结构的改变反映其受累情况,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客观展示全脑受累情况。

    2012年05期 v.20;No.108 363-367+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 ]
  •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陆菁菁;梁文华;钟定荣;张云庆;朱朝晖;秦明伟;金征宇;

    目的总结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我院2007-07~2011-08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总结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中,2例合并恶性肿瘤;2例为多发,3例为单发。多发肿块直径0.5~3cm,单发肿块直径5.5~9.5cm。超声声像图上可表现为低、等、强回声,血流超声可有或无血流信号。CT平扫表现为等或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渐进式强化。1例患者11C-乙酸盐及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未见阳性发现。5例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术。病理组织学上肿瘤由大小不等、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低柱状或立方形内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肿瘤细胞免疫表型CD31和CD68均阳性。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是一种脾脏特有的、罕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临床常无特异表现,增强CT表现可提示其血管性肿瘤特征,确诊依赖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2012年05期 v.20;No.108 368-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新书讯

  • 《医学影像技术操作指导(图示版)》

    <正>由全军医学影像中心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王骏与江苏大学甘泉教授主编、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影像技术操作指导(图示版)》日前出版发行。众所周知,规范化的临床操作对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和新上岗的技术人员极为重要,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这里开始,规范化的实习和带教不仅让人在技术上和事业上受益,甚至影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此,《医学影像技

    2012年05期 v.20;No.108 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胸部CT与MRI诊断学》

    <正>(主编:蔡祖龙,高元桂;ISBN:978-7-80194-575-1;精装,出版日期:2005年9月;定价:126.00)本书共24章,内容包括CT的基本知识与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MRI)的基本知识、胸部CT和MRI解剖、胸部病变的CT和MRI基本征象以及胸部各种疾病的CT与MRI检查技术。重点对气管、支气管、肺结核、肺癌、

    2012年05期 v.20;No.108 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2012年“全国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影像学辅导用书

    <正>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影像学辅导用书是由具有教学和考试辅导经验的老师依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写的。该套辅导用书的特点是:贴近真实考试的出题思路、掌握考点举一反三。影像学辅导用书主要有:1.放射医学技术(士)模拟试卷及解析(纸质版5+1套卷)65元

    2012年05期 v.20;No.108 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超声医学_论著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芮逸飞;颜紫宁;范莉;沈丹;陈冬亮;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资料与方法 9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肺动脉收缩压分为3组:轻度组30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32例;选取31名正常成人作为对照。采用RT-3DE检测受试者右心室整体及三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搏出量和射血分数。结果中、重度组右心室整体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大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0.05或P<0.01),右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0.01)。三节段研究显示:重度组右心室流入道的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及轻度组(P<0.01),中度组收缩末期容积大于轻度组(P<0.05);中、重度组的右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0.01);小梁部舒张末期容积以中度组增大最为明显(P<0.05),中、重度组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增大(P<0.05),搏出量和射血分数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流出道的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以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存在右心室整体及流入道收缩功能损害。

    2012年05期 v.20;No.108 372-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 ]
  • 超声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

    邓享雄;杨洪伟;刘宏瑞;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胆道梗阻的超声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的胆道梗阻声像图表现,并与胆总管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作比较。结果 43例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胆道梗阻患者均表现为肝内胆管轻至中度扩张,以次级胆管明显,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胆囊肿大,胆总管轻度扩张,扩张程度与肝内胆管不成正比。胆总管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其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与胆总管成正比。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胆道梗阻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可作为该病的有效诊断方法。

    2012年05期 v.20;No.108 376-37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乳腺分泌型癌5例超声表现

    汤兵辉;瞿伟;涂剑宏;

    <正>乳腺分泌型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SCB)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由McDivitt等[1]首次报道。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亦可见于男性[2]。临床上多表现为生长缓慢、可移动的无痛性肿块,易误诊为良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5例SCB患者的超声表现,结合其病理基础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超声图像特征的认识。

    2012年05期 v.20;No.108 378-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胎儿永久性右位脐静脉和单脐动脉对比研究

    刘艳;荆春丽;刘彧;尹燕青;韩璐;

    <正>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广泛应用以及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胎儿永久性右位脐静脉(persistent right umbilical vein,PRUV)及单脐动脉(single umbilical artery,SUA)的产前明确诊断成为可能。在孕中期的产前系统筛查中,PRUV和SUA均为较常见的血管发育异常,本文旨在比较两种异常的发病率及合并其他畸形情况。

    2012年05期 v.20;No.108 382-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 ]
  • 超声检查对伴肾积水的无症状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昝星有;周卫平;蒋雪琴;吴鹏西;

    <正>输尿管结石患者大多数伴有绞痛、肉眼血尿等症状,无症状者较少。无症状性输尿管结石在健康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致肾功能受损。如能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或改善。因此,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探讨超声检查对伴肾积水的无症状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2012年05期 v.20;No.108 384-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 ]

核医学_论著

  • 分化型甲状腺癌99Tcm-MIBI显像与术后刺激状态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的关系

    龙再颖;汤春静;马端兰;于立明;赵燕霞;赵旭龙;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与术后刺激状态下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的关系。资料与方法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69例DTC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45例同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前行99Tcm-MIBI早期及延迟显像,计算早期及延迟显像肿瘤/正常组织放射性(T/N)比值及洗脱率,检测术前及术后刺激状态Tg水平,以术后刺激状态Tg水平差异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结果 Tg阳性组早期、延迟显像T/N比值较Tg阴性组低,洗脱率较Tg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1、3.211、6.412,P<0.01);Tg阳性组与Tg阴性组术前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阳性组术后刺激状态Tg水平较Tg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7,P<0.01)。31例(350枚)切除的淋巴结为DTC转移。术后刺激状态Tg水平与99Tcm-MIBI洗脱率(r=0.625,P<0.01)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r=0.676,P<0.01)呈正相关。结论 DTC99Tcm-MIBI早期、延迟显像T/N比值及洗脱率与术后刺激状态Tg水平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2012年05期 v.20;No.108 386-38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胸壁上皮样肉瘤术后PET/CT再分期1例

    吴国峥;孙达;叶小娟;陈建甬;

    <正>胸壁肿瘤指胸壁深层组织的肿瘤,包括胸壁软组织及骨骼来源的原发肿瘤、转移瘤和直接侵犯胸壁的肿瘤。原发性胸壁肿瘤约占全身骨和软组织肿瘤的5%~10%[1],但其组织来源复杂,病理类型繁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胸部X线是主要的筛查方法。CT和MRI对判断肿瘤范围和性质有一定意义[2]。

    2012年05期 v.20;No.108 389-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医学影像工程_论著

  • 基于CT扫描数据的鼻腔鼻窦三维模拟手术的研究

    段文超;鲁通;陈雷;许腾飞;

    目的研究基于CT扫描数据的鼻窦、颈内动脉、眶壁及病变组织三维(3D)重建模型指导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资料与方法采集11例住院患者的鼻窦CT薄层扫描图像,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软件FitMe DICOM viewer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和三维可视化重建,并评估重建质量及对手术的应用价值。结果选择CT薄层扫描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和重建,分割后的图像边界清晰、完整,数据无丢失。重建的结构清晰、连续,可以真实反映鼻窦、颈内动脉、眶壁及病变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为术者提供符合空间想象的图像,以指导鼻内镜手术。结论利用FitMe DICO Mviewer软件对二维CT图像进行分割,方法简单实用,分割效果理想,重建后的3D模型三维效果逼真,立体感强,既能够显示鼻腔内部各结构的情况,又能准确反映鼻窦及病变组织与周围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为临床和教学奠定了基础。

    2012年05期 v.20;No.108 393-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多层螺旋CT面神经管全程多平面重组显示及其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李玉花;何兵;于克文;巩若箴;

    目的经重组得到2幅显示面神经管(FNC)全程的斜位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并验证其在骨折中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收集100耳正常颞骨CT图像(正常组),经MPR得到同层显示FNC鼓室段、锥曲及乳突段的斜位图像A与同层显示迷路段、膝状窝及鼓室段的斜位图像B,计算斜位图像A、B的MPR重组成功率。选择43耳经手术证实的FNC骨折CT图像(对照组),计算斜位图像A、B重组成功率,对比分析诊断模式Ⅰ(常规轴位+冠状位)与诊断模式Ⅱ(常规轴位+冠状位+斜位图像A或B)对骨折显示率的差异。结果正常组斜位图像A、B重组成功率分别为96.00%、97.00%。对照组斜位图像A、B重组成功率分别为97.67%、95.35%,模式Ⅰ对骨折显示率为48.84%,模式Ⅱ对骨折显示率为81.40%,两者对骨折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文的MPR固定重组步骤,可用2幅斜位图像显示FNC全程,常规轴位和冠状位图像与斜位图像A或B联合应用可提高FNC骨折的诊断准确性。

    2012年05期 v.20;No.108 397-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2012年《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征订启事

    <正>《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国家卫生部核心期刊。办刊以来,杂志社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

    2012年05期 v.20;No.108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第十二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OCIN2012)会议通知

    <正>由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12thOriental Conference of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OCIN2012)将于2012年10月26~28日在上海隆重召开。随着与世界颅内支架大会(ICS)及东亚神经介入治疗大会(EACoN)的共同举行,OCIN品牌的国际化

    2012年05期 v.20;No.108 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中国脑卒中大会(2012年5月3~6日)

    <正>由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卫生部医政司、卫生部疾控局、卫生部科教司、卫生部医管司、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等协办的"2012中国脑卒中大会"已定于2012年5月3~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2012年05期 v.20;No.108 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