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红;吴亚琳;龙淼淼;刘国萍;倪红艳;尹建忠;
目的探讨嗅觉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评估对非痴呆老年人认知下降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非痴呆老年人89例,前瞻性随访3年,最后78例完成随访。根据认知水平较基线是否下降分为认知下降组34例和认知未下降组44例。使用嗅觉fMRI评估嗅觉功能,参数为初级嗅觉皮层(POC)和颞上回(STG)的激活体素数。结果基线时,认知下降组POC区激活体素数低于认知未下降组(67.76±88.38比126.57±131.27;t=-2.359,P<0.05),两组STG激活体素数无显著差异(121.56±183.93比139.75±233.47;t=-0.373,P>0.05)。认知下降组第3年随访时POC激活体素数仍低于认知未下降组(55.00±70.24比118.35±125.31;t=-2.827,P<0.01)。基线时,POC区激活体素数预测非痴呆老年人认知下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41(P<0.05),临界值为78.5,敏感度为56.8%,特异度为73.5%;而基线时的STG激活体素数对非痴呆老年人认知下降无预测价值(P>0.05)。结论嗅觉fMRI评估可客观评价嗅觉功能,可能是非痴呆老年人3年后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预测因素。
2021年10期 v.29;No.221 961-967+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宋馨;张迎春;冯欣宇;丁常伟;盛余敬;杨敏;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特异性的黑质强回声改变与血清铁代谢相关参数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纳入107例PD患者,根据经颅超声检查(TCS)中黑质回声改变,将PD患者分为黑质强回声(HSN)组57例和黑质回声正常(NSN)组50例,同时纳入49名正常人为对照组。分析3组铁代谢参数的差异及代谢参数与HSN的相关性。结果 HSN组血浆铜蓝蛋白[0.21(0.18,0.25)g/L]和NSN组血浆铜蓝蛋白[0.24(0.20,0.29)g/L]均低于对照组[0.31(0.26,0.37)g/L](F=41.735,P<0.01)。HSN组铜蓝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患者比例高于NSN组[51%(29/57)比26%(13/50),χ~2=6.025,P=0.014]。HSN、NSN、对照组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2.22±0.38)g/L、(2.14±0.45)g/L、(2.67±0.54)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92,P均<0.001)。转铁蛋白水平与HSN面积呈负相关(r=-0.454,P<0.01)。结论铜蓝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PD患者出现HSN的因素,HSN面积与转铁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2021年10期 v.29;No.221 968-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 ] - 柳瑞芳;田静;赵莲萍;黄刚;陆亚姗;王玉;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小脑功能连接(FC)的异常模式,为T2DM脑损伤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78例T2DM患者为T2DM组,并招募5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临床变量采集、神经心理量表评定及头颅MRI扫描。以双侧小脑CrusⅠ、CrusⅡ及小叶Ⅸ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全脑的FC,比较组间差异,再提取差异脑区FC值与临床变量、神经心理量表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较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较高(t=-4.303,P<0.001;Z=-3.122,P<0.01;Z=-4.571,P<0.001);左侧CrusⅠ-额下回三角部间FC、右侧CrusⅠ-额下回三角部/顶下缘角回间FC及左小脑小叶Ⅸ-右缘上回间FC均增强(高斯随机场校正,单个体素P<0.001,簇大小P<0.05)。右侧CrusⅠ-额下回三角部间F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233,P<0.05),右侧CrusⅠ-顶下缘角回间FC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262,P<0.05)。结论 T2DM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及焦虑抑郁情绪,其小脑亚区与默认网络多个核心脑区间的FC值增高,可能是T2DM患者脑损害的重要神经病理生理机制。
2021年10期 v.29;No.221 974-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欧阳治强;鲁毅;文亮;郑茜;王聪;王娅;刘晗;孙学进;
目的探讨基于T1WI增强图像的影像组学方法在预测脑膜瘤Ki-67指数中的可行性及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脑膜瘤240例,其中Ki-67指数≤4%120例,Ki-67指数>4%120例,均行MRI检查,将T1WI增强图像导入IBEX影像组学软件,勾画肿瘤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对特征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后,分别采用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以及自适应增强4种分类学习器构建预测模型(进行3次不同的随机分组试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最后,选择上述4种分类学习器中表现最佳的1种,依次构建影像特征模型、联合模型,并建立Ki-67指数高表达的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 3次试验分别提取到12、14、12个具有非零系数的影像组学特征,LR模型在4种分类学习器中的预测效能最佳,其训练组与验证组的平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95%CI 0.736~0.866)和0.713(95%CI 0.593~0.832);进一步纳入肿瘤强化均匀度特征参数后获得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得到提升,训练组与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17(95%CI 0.753~0.881)和0.822(95%CI 0.727~0.916);Nomogram预测模型显示:各危险因素赋分后,总分0~120分,对应的脑膜瘤Ki-67指数高表达风险为0.1~0.9。结论基于T1WI增强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结合常规影像特征建立的联合模型对脑膜瘤Ki-67指数表达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而最终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能够量化各危险因素,为患者的个体化评估提供直观可靠的参考依据。
2021年10期 v.29;No.221 980-986+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 ] - 毛慧敏;王新怡;孙青;张晓月;
<正>1病例简介女,46岁,主诉:左侧鼻面部胀痛2个月,伴麻木感10 d。既往有鼻部外伤史。体格检查:鼻根部可见长约3 cm瘢痕。CT平扫图像见图1A、B,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见图1C~G,CT及MRI检查均考虑左侧上颌窦恶性肿瘤可能。行内镜下左侧上颌窦病变活检术,病理图像见图1H。免疫组化染色显示:Desmin(+),MyoD 1(+),CD68(+),CD34(血管+),Ki-67(约40%)。病理诊断:(左侧上颌窦)多形性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
2021年10期 v.29;No.221 98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邱云亮;郭喆;孙晋;丁重阳;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鳞癌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前~(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包括原发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全身肿瘤代谢体积(MTV_(tot))和全身病灶糖酵解总量(TLG_(wb))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病理确诊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资料,以SUV_(max)的40%作为阈值,获得MTV_(tot)和TLG_(wb)值,采用ROC曲线得出SUVmax、MTV_(tot)、TLG_(wb)预测总生存期(OS)的最佳界值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OS的预后因素。结果 73例食管癌患者均表现为~(18)F-FDG高摄取,原发灶SUV_(max)、MTV_(tot)、TLG_(wb)分别为16.65(10.96,20.83)、11.97(6.02,23.66)cm~3、103.33(44.67,240.32)。原发灶SUVmax、MTV_(tot)、TLG_(wb)预测患者OS的最佳界值点分别为12.56、9.28 cm~3、150.98。MTV_(tot)≤9.28 cm~3患者的3年OS率明显高于MTV_(tot)>9.28 cm~3者(72.4%比21.3%,P<0.001);TLG_(wb)≤150.98患者的3年OS率明显高于TLG_(wb)>150.98者(60.5%比17.3%,P<0.001)。病理分化程度、M分期、MTV_(tot)、TLG_(wb)是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4.459、4.679、2.806、2.391,P<0.05)。结论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所获得的MTV_(tot)及TLG_(wb)是老年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1年10期 v.29;No.221 998-1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邓莎莎;薛蕴菁;刘琦;王友森;徐雪;赵锡海;刘柏韵;
目的探讨不同CT成像参数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辅助软件(DL-CAD)诊断肺结节良恶性效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成像参数。资料与方法收集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26例肺结节患者共169个肺结节,包括良性35个、恶性134个,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不同的图像算法(bone算法和standard算法)和后置迭代重建算法(ASIR-V)(30%ASIR-V和50%ASIR-V)重建图像,并导入DL-CAD进行分析,同时记录肺结节恶性概率值及良恶性诊断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不同CT成像参数下的DL-CAD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诊断效能。结果 DL-CAD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在CT增强模式下优于平扫模式(AUC:P<0.001;整体效能:P=0.064),bone算法的诊断效能优于standard算法(AUC:P=0.045;整体效能:P=0.013)。结论 CT增强扫描及重建算法会影响DL-CAD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在CT增强模式下,使用bone算法,并应用30%ASIR-V或50%ASIR-V,DL-CAD对肺结节良恶性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2021年10期 v.29;No.221 1003-1006+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 ] - 陈鑫辉;周智鹏;杨新官;成戈;胡玉芳;唐艳云;
目的研究3.0T动态增强MRI对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及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高分辨率CT影像符合UIP及NSIP的患者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而后继续随访。将经病理证实为UIP,或经治疗无效且影像学特征符合UIP患者9例纳入UIP组;经病理证实为NSIP,或经治疗有效且影像学特征符合NSIP患者18例纳入NSIP组。比较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炎患者获取病理处的动态增强影像表现或临床确诊后整体病灶的动态增强影像表现及相应伪彩图表现,以及两组动态增强MRI模式的差异。结果 UIP组及NSIP组的动态增强模式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所形成的伪彩图表现不一,UIP组2例表现为无明显强化或略强化,7例表现为缓慢持续强化;NSIP组16例表现为"快进快出"模式,2例表现为缓慢持续强化。结论动态增强MRI对于区分UIP与NSIP具有一定的价值。
2021年10期 v.29;No.221 1007-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袁逍;马冯慧;左林;肖刚;李燕燕;井勇;
目的分析胸腔内韧带样纤维瘤(DT)的CT及MRI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腔内DT的CT密度及侵犯肋骨表现、MRI信号特征及病理表现。结果 20例患者中,7例术后复发,13例病变CT表现为密度稍低肿块,平扫CT值约8~27 Hu,均未见坏死及钙化;17例病变呈不均匀强化,2例呈均匀强化,1例未见强化;13例病变侵犯肋骨呈成骨性骨质破坏,7例出现"骨针状"突起改变。12例行MRI检查,其中10例病变内可见粗大的T1WI、T2WI低信号分隔影,增强扫描后均呈不均匀强化。病理示肿瘤质硬,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包膜,可破坏周围骨质,且复发型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性。结论胸腔内DT是一种具有侵袭性且术后易复发的良性肿瘤,CT肋骨出现粗大而突起的骨针及MRI上病变内T1、T2带状低信号影可以作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2021年10期 v.29;No.221 1012-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刘晓怡;温馨;周翔海;张新羽;洪楠;王屹;
目的通过MRI定量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脂肪变性程度与铁含量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94例T2DM患者进行上腹部MRI检查,通过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技术序列测量患者的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和MRI弛豫率(R2*)。以PDFF为NAFLD诊断"金标准"及脂肪变性严重程度划分标准,将T2DM分为伴有NAFLD组51例和不伴有NAFLD组43例,比较两组的R2*值,探讨肝R2*值与脂肪变性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T2DM伴有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伴有NAFLD组R2*值高于不伴有NAFLD组(t=3.355,P<0.01)。随着脂肪变性程度的加重,R2*值升高(F=6.312,P<0.05)。R2*值(OR=1.062,95%CI=1.007~1.12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44,95%CI=1.011~1.079)、体质量指数(OR=1.143,95%CI=1.010~1.293)是T2DM伴有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随着T2DM合并NAFLD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加重,肝脏铁含量增加;铁是T2DM伴有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1年10期 v.29;No.221 1017-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韩帅;谷小磊;李晓婷;曲金荣;崔湧;孙应实;
目的比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 RECIST)、欧洲肝病学会标准(EASL)、肿瘤体积评估标准(v RECIST)和三维定量强化体积评估标准(q EASL)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免疫/靶向治疗疗效评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靶向/免疫治疗的54例经临床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中晚期HCC患者的动态增强CT及临床信息,应用5种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5种标准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8,P>0.05),客观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6,P<0.001)。以m RECIST评价病灶治疗前后大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P<0.05),其他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6、0.667、0.074、0.667,P>0.05)。m RECIST无效组、伴有静脉癌栓、伴有远处转移患者生存曲线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 RECIST适用于评估免疫/靶向治疗的中晚期HCC治疗疗效,其评价无效、静脉癌栓及远处转移是预测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1年10期 v.29;No.221 1022-1027+1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 ] - 杨双风;高军;李航;唐晓璐;杨利新;彭芸;
目的分析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31例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29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分析其CT及MRI特征。结果 31例患儿中,男15例,女16例;病变检出年龄孕27周~出生后28d,中位孕周39周。原发肿瘤为实性20例,囊实性11例。原发肿瘤部位:肾上腺22例,腹膜后3例,咽部3例,后纵隔2例,颈部2例,骶尾部1例,其中2例为多中心病灶。CT平扫示瘤体密度多不均匀,13例伴钙化;MRI平扫示5例肿瘤均为混杂信号,1例伴囊变坏死,1例伴钙化。实性部分均呈不均匀强化,8例肿瘤伴出血,9例包绕大血管,3例侵犯椎管。9例发生肝转移,其中1例伴有皮肤及下颌骨转移。结论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以肾上腺起源者多见,多为实性或囊实性不均质强化肿块,可伴出血、钙化,远处转移部位以肝脏最常见。
2021年10期 v.29;No.221 1028-1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 ] - 胥芹;吴萍;田妍;黄炜伦;付蓉;刘安国;
<正>1病例简介女,50岁,主诉:双下肢水肿半年,发现左肾占位10 d。既往可疑高血压病史,未行药物治疗。体格检查:血压156/97 mmHg,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肌酐685.9μmol/L,肾小球滤过率14 ml/min,尿常规:尿蛋白(+)。超声检查(图1A~C)提示:左肾实性占位(考虑肾癌可能性大)。CT平扫提示:
2021年10期 v.29;No.221 1035-1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